俗话说:家有老胜似宝。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和平里执法队侯宝荣同志,家里就有两宝——她的父亲、母亲。两位老人家从20多年前就跟她一起生活,从日常的生活起居到平时的吃穿住行,都由她全心全意照料着、伺候着。
父母如今年纪大了,尤其是老父亲已达80岁高龄,日常有个头疼脑热都算是家常便饭。二老本来的身体体质都不算好,老父亲有高血压、高血糖、还得过血栓,母亲身体也弱。因此侯宝荣同志平时就过着单位——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基本都不敢在外面吃一顿饭,偶尔有事还随时提前和家里“报备”。
如无意外状况,侯宝荣的生活应该也就维持着两点一线的简单模式。可是就在今年2月底,她的老父亲在体检中检查出了直肠癌,这可把一家人着急坏了。侯宝荣心急如焚,破天荒的请了几天假,带着老父亲四处寻医问病,不辞辛苦的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才最终确定到北京第六医院就诊。
老父亲一住院就安排了手术和放化疗,侯宝荣的生活也随着改变了,工作不能耽误,家人不能不管。所幸家里、单位、医院的距离并不是很远,于是侯宝荣合理地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早5点到家做早饭,9点到单位工作;中午12点到医院送饭,14点准时回单位上班;18点下班回家做晚饭,20点到医院陪床。单从路程上看,医院与家和单位呈一个三角形,看似单程几公里的长度,侯宝荣每天都要骑自行车跑几个来回,算算居然也有将近60里的路程了,更别说路上所耗费的时间和体力了。
侯宝荣除了要照顾生病住院的父亲,还得惦记着家里身子弱的母亲。照顾老人首要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准备合理的饮食。为了让二老吃好,她平日每天就变着花样做可口饭菜。父亲生病以来,她更是专门了解了癌症患者的饮食禁忌,每顿都精心准备清淡的饮食。二老本来爱吃口重的食物,同时为了照顾母亲和女儿的口味,她还经常同时做两样饭菜。父亲的午饭是她每天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送,母亲的午饭也是前一天晚上提前做好,让老人热热就能吃。
老父亲从入院至今,已将近两个月了。北京的四月没有春天,一个月从晚冬跨到春夏交替,侯宝荣除了送饭的任务更是要随时根据天气为老人更换衣物,医院的储物柜没有地方,她就一天一身的送。
随着入院时间的日益变长,父亲的情绪也越来越古怪,除了每天的伙食要费尽心思,更要照顾病人敏感的心思,有时候两句话就会让老人脾气不爽、不高兴、发脾气,侯宝荣就耐心开导,哄他开心。在父亲身体状况好医生允许的时候,侯宝荣就推他到医院的小公园遛弯散心。
尽管家里现阶段很困难,但侯宝荣却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她还是按时按点上班,兢兢业业工作。她每天照旧跟其他队员一起出外勤,签三包、查违建、清无照……遇到夜班时就花钱请护工代为照顾父亲。
大家还记得那天几级大风,黄沙漫天的时候么?局里启动了大风天气应急预案,和平里执法队立即执行。侯宝荣同志在当天是24小时值勤,她白天到负责的管片地区,通知各个商户注意其三包区域尤其是门前广告牌匾,通知工地停止施工。平日里下午下班后本来是她要去医院送饭的时间,可是因为连轴转24小时值勤,她冒着大风跟队员去工地盯守,盯守同时医院打来了电话,医生跟她说老人情绪不稳定,可是当时出现了群众投诉扬尘的状况,她当机立断挂断了医院的电话,和队员冒着风沙出去查看情况,等回到执法车里,她才有时间跟医院核实父亲的状况。
有次夜班,又是工体执勤保障,侯宝荣和带班领导下午四点就到达了指定执法点位,一直值守到晚上8点多,凌晨两、三点又有举报,他们又出去进行处理。
其实侯宝荣自身的身体也并不好,她有高血压和关节炎,这么来回几趟跑多了难免不经常头晕腿疼。她就在办公桌上趴一趴,或者借椅子伸一伸。队里想照顾她,为她倒班调休,她却拒绝道:“这点困难我还能克服,相信你侯姐的本事吧!”
每日60里的骑行生活占据了侯宝荣同志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侯宝荣却毫无任何怨言,她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认真工作是自己身为城管的职责和义务。她辛辛苦苦照顾家庭、勤勤恳恳工作履职,她对家庭的承担,对工作的负责都值得我们致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