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做基层工作,不能因为穿了一身制服就高高在上。要让执法有温度,而不是只有力度。”——张春山
由于左脚刚做完手术,张春山最近都是拄着拐上班。加入城管执法队伍二十几年,他还是像上班第一天那样认真。
47岁的张春山是怀柔区杨宋镇综合执法队队长。“接诉即办”工作开展两年来,张春山办理了1500多件群众诉求,解决率达93%,满意率高达99%。在杨宋镇,一提起张春山,大家都竖大拇指:“春山,真办事儿!”
杨宋镇下辖15个村和一个居委会,是典型的“三元结构”,既有城市、城镇,也有乡村。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开展“接诉即办”势必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春山说,城管执法不能只是“一罚了之”,除了管理,也包含引导和服务。
去年疫情初期,张春山接到群众投诉,仙台农贸市场外面有人摆摊卖菜。当时春节刚过,许多商户没有开门,就连群众买菜都很少出门。“按说大家的安全意识都很高,其中肯定有特殊原因。”张春山来到现场,果然看到路边一对夫妻在寒风中哆哆嗦嗦地张罗生意。张春山上前了解情况。
原来,这对夫妻是农贸市场的商户,有正规执照。受疫情影响,市场按相关要求关闭,一家子没了经济来源。无奈之下,夫妻俩只能冒着风险,在市场外的道路上摆摊。张春山积极联系市场所、市场管理处,最终在市场外一家售卖干果的商铺为他们协调了一处售卖地点。张春山还细心地为夫妻俩做工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在店内设置“一米线”,还帮他们找来了测温枪。这样一来,不但占道经营的问题迎刃而解,还解决了商户的实际困难,保障了周边群众的“菜篮子”需求。
“咱们做基层工作,不能因为穿了一身制服就高高在上。要让执法有温度,而不是只有力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风格,让大家都认可了张春山。走在杨宋镇的大街上,无论他身穿制服还是便装,总有商户主动和他打招呼,非要拉着他到店里喝口水再走。
在张春山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花上不少时间和群众“拉家常”。他说,在基层工作要“接地气”。有些群众上了岁数,法律法规听不进去,就要和他讲“道理”,再把法律法规融入其中。道理讲通了,工作也就做得差不多了。
今年5月,有市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杨宋镇欧郡香水城小区某住户院内有违章建筑,影响其采光。张春山“接诉”后,立即来到现场,发现是业主在自己院内建设花棚,已经用钢管搭成了支架。60多岁的被举报人见到张春山,情绪非常激动,嘴唇都在颤抖:“我知道是谁举报的,我就是搭个花棚,又没妨碍谁!”
张春山马上对被举报人进行安抚,出于对其身体考虑,现场没再进一步调查,而是联系其家人进行询问,并联系专业人员对构筑物进行认定。经初步认定,该构筑物不计算建筑面积,不属于违法建设。原来,举报人和被举报人两家有矛盾,之前因为安装栅栏、摄像头,也闹得很不愉快。了解到这一情况,张春山前后三次到被举报人家里进行开导,又联系举报人到物业进行沟通,最终两家人各退一步,被举报的居民降低了花棚高度,而举报人也不再投诉,关系大为缓和。
“要把脑袋放在群众那儿,就是要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诉求人,才能用真心解决问题;要把脚放在群众那儿,坚持跑现场,现场看、现场办,才能办好群众诉求。”张春山说,“接诉即办”工作中,很多都是群众生活中的琐事,重复性特别强。作为“接诉人”,要换位思考,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张春山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看似是个“慢性子”,干起工作来却很“较真儿”。去年9月,张春山接到群众举报,某企业在院内私自填埋垃圾。张春山和队员来到现场,发现这是一个几十亩的大院子,里面杂草丛生,看不出有填埋垃圾的迹象。涉事企业对此事也是矢口否认。
“难道举报的不实?不应该啊!”在进行多次核查无果后,张春山带着铁锹再次来到现场,对一处长满杂草的地面进行深挖。终于,在挖了将近一米后,被填埋的垃圾露了出来。面对铁证,涉事企业只得接受处罚和整改。
在这次执法过程中,张春山一脚踩空不慎扭伤了左脚。但他顾不上去医院,贴上膏药继续坚持工作。事情过去近一年,张春山的脚伤不但没有自愈,反而越来越严重,脚面上高出了一块,连走路都费劲。今年9月3日,张春山不得已进了手术室。
因为这次手术,“大忙人”张春山终于有了些闲暇时间。可他依旧闲不住。他坚持去党校学习,“十一”期间还出了现场。“还有三周就能脱离双拐了。”他说,群众还等着他解决问题,他得尽快好起来。 (长安街知事2021-10-13 17: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