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城市管理委直接指挥下,全市城管综合执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统筹推进重大活动保障、抗击严峻复杂疫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攻难点、破难题、提效能、强作风,努力在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城管综合执法新作为新担当。
一、坚持首善标准,圆满完成重大活动环境秩序保障任务。按照“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要求,以绣花功夫加强环境秩序类、市容景观类、市政公用类问题整治,组织开展城市运行安全百日行动、“畅夏清风”专项执法行动和城管公安“并肩行动”联合执法,深入推进燃气安全、占道经营、非法运营、非法小广告、夜间施工扰民等整治工作;特别是会议期间,实行领导包片、实名盯守、一点一策等保障措施,维护了安全、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秩序。
二、扛起攻坚重任,加强城市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围绕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抓执法、强攻坚、除隐患、保安全,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是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按照市生活垃圾分类指挥部安排部署,紧扣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两周年节点,组织开展四个轮次“城管执法精准进社区”专项执法行动,积极推动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尤其是聚焦垃圾“产生—运输—消纳”全环节,强化系统内整体联动、部门间协同执法,“追本溯源”全链条打击违法倾倒垃圾行为,为市民群众创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二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园林绿化执法,紧盯大气污染防控不放松,加大施工工地扬尘、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立案处罚2.6万起,为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力量;强化与园林绿化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不文明游园行为整治、绿地树木保护执法等工作,立案处罚违法行为4084起,为打造首都生态文明“金名片”提供有力执法保障。三是加强城市运行安全执法,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推进燃气安全、地下管线和电力执法工作,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维护首都安全稳定。
三、践行人民至上,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群众关心的小事急事难事入手,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一是着力加强接诉即办工作,按照接诉即办改革要求,坚持以提升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目标,以健全热线诉求办理机制为重点,不断提高热线诉求办理质效。全年办理市12345热线环境秩序类诉求40.9万件,涌现出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二是着力加强主动治理,根据群众反映高频事项,组织开展夜间施工扰民、非法小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立案处罚夜施扰民1420起,整治非法小广告点位1.3万个,维护了整洁有序的良好环境秩序。
四、强化责任担当,坚守“三类场所”疫情防控防线。认真落实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按照市城市管理委党组安排,从严从紧从细做好商务楼宇、商场超市、餐馆食堂“三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执法工作。一是强化系统统筹调度,市城管执法局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统筹调度全系统加强“三类场所”监督检查执法,组织召开系统专题调度会37次,制发相关文件79份、工作提示62期,抽查“三类场所”3515家,发现并督导解决问题667起,切实发挥“三类场所”疫情防控的“头雁”作用。二是着力提升监督检查执法水平,全系统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按照“快、严、准、细、实”要求,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查验、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对拒不整改、屡改屡犯的问题单位,综合运用执法公示、约谈、曝光、通报、移送、行政处罚等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风险。
五、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城管综合执法转型发展。主动适应法治政府、数字政府建设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转变传统执法理念,增强智慧执法、精细执法意识,推动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一是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应用年行动。把平台应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通过专题部署、系统调度、多元培训、一线指导,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掌端执法、非现场执法、精准督察、智能办案等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平台支撑执法作用逐步显现,推进了数据驱动的综合执法转型发展。二是创新城管综合执法方式,深入推进城管分类分级执法,坚持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严格监管”,将主要执法精力用于抓重点、破难点、通堵点上,探索了高效科学治理的新路径,减少对市场主体不必要干扰,助力了首都经济发展。推行审慎包容执法,印发《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规定》,细化不予处罚适用范围、认定标准、操作规程等,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守好依法规范执法这条生命线,全面修订印发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和配套文件,更好发挥三项制度基础性、整体性作用;联合市司法局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基层综合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规定(试行)》,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执法案卷制作水平,促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高效开展。
六、锚定重点任务,推动全面依法高效履职。不断深化依法行政,严格规范预算管理,全面优化服务和管理模式,有效推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民生实事等重大决策落实。一是着力提升管理效能,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制度,通过重点任务动态台账管理、每月分析调度进展情况、全程督促绩效反馈整改问题等举措,39项清单任务以及2021年度绩效考评反馈问题整改措施,全部按期完成,有效推动了执法效能提升。坚持主动沟通,高标准按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7件,推动了重难点问题解决。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围绕重点任务、行政执法、政务事项等21个方面,发布信息3968条。二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审计,加强预算申报和执行全过程管理,对全部项目进行绩效运行监控,确保资金支出准确性和时效性,顺利完成了全年预算执行工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规范使用“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政府采购活动,落实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建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做到应采尽采,全年无违规问题。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持续增强“自净能力”,对大额资金、重大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进行关键节点风险把控,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节约高效,全年未发生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相关问题。
七、强化“三个一”理念,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管理水平。针对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新形势,坚定落实“一个系统、一支队伍、一个标准”理念,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加强政策顶层设计,针对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存在问题,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北京市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30项重点任务,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城市管理委、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名义印发,为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坚持党建引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全体城管人员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实抓好教育培训,建立全国首家电力执法实训基地,改造完成系统首个燃气执法实训基地;创新开展贴近实战、即学即用的精品微课培训,把“练兵场”和“授课台”向队员掌端延伸。持续加强典型引路,组织开展向全国最美公务员“张春山”学习,做“最美城管人、最美执法队”活动,荣获住建部“强转树”表现突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