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权威信息发布 > 环境秩序播报
城管执法部门积极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发布日期:2021-07-09 17:28 字体:[ ]

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在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积极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促进责任单位和个人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自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104.99万家次,发现问题2.25万家次,整体问题率为2.14%,立案查处涉及生活垃圾的违法行为5.19万起;其中适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2.53万起,其中针对个人不分类投放违法行为警告9616起,罚款1726起。密云区、顺义区、房山区的执法检查工作较为突出,人均立案处罚数排全市前列。

自6月份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小区内各类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4295起,其中针对个人不分类投放违法行为警告1584起,罚款238起。其中,通州区杨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桶前检查值守、视频探头取证等方式,检查发现怡乐园小区有7名居民,存在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入相应标识收集容器的违法行为;在受到书面警告后再次违法,且不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情况下,依法对每人各处以50-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昌平区城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检查发现在北郝庄、邓庄村等地,有7名居民存在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投混扔的违法行为;在受到书面警告后再次违法,且不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情况下,依法对每人均处以200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在进一步加大“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力度的同时,针对个人投放生活垃圾存在问题较多的小区(村),属地综合行政执法队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治理。

6月份,市城管执法局调度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深入居住小区(村)持续推进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查处居民个人突出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责任。

一是深入一线,重点检查早晚高峰投放时段。城管执法部门认真分析研究个人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高发时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以双休日、节假日为主,其他工作日为辅,主要检查时间段为早7时-9时、晚18时-20时的垃圾投放高峰。重点围绕居民个人在分类投放环节存在的问题,对辖区内居住小区(村)在年底前完成3个轮次的执法检查全覆盖;对拒不听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劝阻,甚至多次违反规定的居民,按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做好劝阻、书面警告、罚款“三步走”。在第一轮的全覆盖执法检查中,将举报高发小区、不分类投放行为较多的小区作为检查重点。其中,西城区城管执法局按照“确定目标、重点整治、取得成效”的原则,集中力量检查个人不分类投放违法行为,不断探索完善“垃圾分类指导员发现、社区报告、执法队员处置反馈”的工作机制;密云区城管执法局由局机关牵头成立四个督导检查组,建立分管领导包镇街、科级领导包各综合行政执法队的联系机制,督促各综合行政执法队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顺利推进。

二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推进“城管执法进社区”。城管执法部门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居住小区(村),灵活采取分组划块、定时监督、盯岗巡查、责任到人等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居住小区(村)因地制宜,配置摄像监控、语音提示、身份识别等智能设备。其中,东城区城管执法局采取“执法队员与社区结对”的工作方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手把手、面对面地督促居民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海淀区海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执法队员社区实名管理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设施建设、志愿服务、宣传发动、减量提质、精准投放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三是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共建共治共享。城管执法部门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深入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通过执法曝光、法规宣讲、典型推树等方式,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其中,怀柔区城管执法局在社区居委会设立“城管工作室”,依托社区议事厅、党群连心室等共治活动,使执法人员与社区干部、物业单位共同推进居住小区(村)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丰台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居委会、物业、志愿者,以现场分类指导、发放宣传册页、微信群温馨提示、橱窗桶前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全方位向居民宣传,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下一步,城管执法部门将结合暑期时令特点,着眼科学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发力习惯养成,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全市居住小区(村)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工作,重点查处个人在分类投放环节的违法行为,同时督促指导社区物业积极履职,助推居民家庭源头分类习惯的养成,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动态掌握居住小区(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结合市民热线诉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居住小区(村)集中力量逐一攻坚,实现一批问题高发多发居住小区(村)生活垃圾分类水平明显提升。二是开展警示曝光,形成震慑。通过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和曝光,切实对居民起到震慑、警示和触动的作用,使其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推动分类习惯养成。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城管执法市区两级督导机制,对重点地区或举报频发居住小区(村)开展检查,督促指导属地街道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根据辖区内居住小区(村)数量,合理调配执法力量,开展好“城管执法进社区”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工作。